有人說昨天林昀儒與銅牌失之交臂的精彩比賽是『史詩級』,讓我想到同樣被外媒形容為「epic」的2019年溫布頓世紀對決。
同樣只差一球,37歲的費德勒就要拍走世界球王,寫下『溫網最高齡冠軍』的勵志傳奇。而且正好輪到他發球,歷史數據來看費爸發球局得分的比例相當高,當天他的發球確實也是無懈可擊,看來是勝券在握。
但費德勒最終還是輸了,縱使有再多不甘,也只能心服口服。因為喬科維奇不只挺過一次賽末點,而是兩個!溫網144年歷史,也僅有三位球員在決賽挺過兩個賽末點,最終拿下冠軍。喬科維奇前一個是1948年的Bob Falkenburg ,兩者相距已71年。
所以大家很好奇,喬科維奇是如何挺過壓力山大的時刻逆轉戰局,而費德勒又是如何面對到手的冠軍飛了?
【不去想輸贏 比較容易贏】
賽後喬科維奇說
「通常這種時候,我會試著不要喪失自信,保持冷靜,全神貫注在把球打回去」
(In these kind of moments, I just try to never lose self-belief, just stay calm, just focus on trying to get the ball back)
不只他,包含小威廉絲在內許多運動員都曾說過,不要去想分數,因為已經發生的事想也沒有用,也不要去想結果,專注在眼前的每一顆球,把當下手邊的任務處理好,就好。
[忽略外在雜音]
喬帥本來就很擅長忽略球場的干擾。而當整個中央球場的觀眾彷彿都在幫「老當益壯」的費德勒加油,希望他寫下傳奇時,喬科維奇說
「他們大喊Roger(費德洛的名字),我就當成他們在喊Novak,反正聽起來蠻像的(?)」
賽後費德勒也坦言自己呈現「半殘」(half broken)的狀態,他又是如何調適的呢?
[不讓心情影響規劃]
費德勒說他賽後回到瑞士,雖然心情很差,還是依照原定計畫帶妻小去露營車自駕遊。當然跟家人一起看看美景,或許有助轉換心情,但我看到的是頂尖的運動員或成功人士,通常不太會讓情緒打亂他們原本的規劃;而讓生活照常軌前進,或許反過來也有助於讓人平復心情。
[贏不等於成功 輸也不是失敗]
費德勒說「網球本身的偉大,並不需要比賽證明,比賽是比給觀眾看的⋯以這個角度來看這場比賽很棒,因為每球都很精彩,萬事具備,喬科維奇也打的很好」
「輸了當下當然會很難過,覺得難過也是應該的⋯但或許跟08年那次有點類似,事過境遷我回過頭看,會覺得其實沒那麼糟⋯這其實已經是場很棒的比賽,我無需為結局沮喪太久。」